月蓝成语知识网
首页 > 唐朝成语 > 矫枉过中

矫枉过中

[成语解释]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 [典故出处]唐·张说《吊陈司马书》:“矫枉过中,斯害也已。” [ 近义词 ]矫枉过当、矫枉过正、矫枉过直 [成语举例]〖示例〗他有更张,随事谏止,不少循默。然无矫枉过中之失,故能不亟有徐,进退有道,在元祐诸臣中,身名俱全,亦难矣哉! ★《宋史 王存孙固等传论》 [常用程度]生僻 [感彩]贬义词 [语法用法]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[成语结构]补充式 [产生年代]古代 [英文翻译]exceed the proper limits in righting a wrong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唐朝成语 百不一贷
[成语解释]犹言无一宽免。 [典故出处]《新唐书·酷吏传·来俊臣》:“后信之,诏于丽景门别置狱,敕俊臣等颛按事,百不一贷。” [ 近义词 ]无一幸免 [常...
唐朝成语 白面书郎
[成语解释]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 [典故出处]唐·白居易《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》:“昔为白面书郎去,...
唐朝成语 白兔赤乌
[成语解释]月亮和太阳的代称。多借指时间。 [典故出处]唐·白居易《劝酒》诗:“天地迢迢自长久,白兔赤乌相趁走。” [常用程度]生僻 [感彩]褒义词 [语...
唐朝成语 痛心病首
[成语解释]犹痛心疾首。形容极其悲愤。 [典故出处]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“帝谓群臣曰:‘往国家初定,太上皇以百姓故,奉突厥,诡而臣之,联常痛心病首,思一...

强力推荐